拔罐俗称拔火罐,是以罐子为工具,用火燃烧造成罐内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及局部皮肤充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
拔罐的历史悠久:古时称之为“角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就有古人用“兽角”做成罐具治疗疾病的记载。唐代拔罐工具有了突破性改进,发展成现今的水罐、药罐,大大丰富了拔罐疗法的内容。
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清代出现陶罐、“火罐” 。拔罐方法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治疗范围从外科发展到内科多种病症的治疗。
火罐质料:由动物犄角逐步改进为竹罐、陶罐、玻璃罐等。
拔罐方法:从煮水排气发展到燃火排气。
临床治疗:从单纯吸拔脓血、吸毒排脓等治疗外科疮疡疾病发展到治疗风寒痹病及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疾患。
中医认为:拔罐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调理脏腑虚实、活血化淤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具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拔罐具有促进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的作用。拔罐具有增进人体内淋巴液的循环,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拔罐具有加快肌肉和各脏器对其代谢产物的排除,拔罐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拔罐常见的四种方法:
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或其他润滑油)后,再拔罐。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拔罐的禁忌症
1、患严重心脏病的人。
2、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
3、患有肿瘤的人。
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人。
5、孕妇和经期的妇女。
拔罐应注意的事项:拔罐时应避开风口,防止受凉。拔罐前不宜过于劳累或饮酒,以免影响疗效,每次治疗时留罐的时间为10—15分钟,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人体的眼、耳、脐、心脏搏动处及毛发过多的部位等不宜拔罐。存在溃疡、水肿的部位不宜拔罐。
正常反应:
局部软组织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发胀感,或发热、温暖、凉气外出、舒适感等,有的病证立即或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除。
留罐到一定时间,或闪罐、走罐多次后,局部的软组织呈现潮红、紫红色(瘀斑色),或出现丹痧(小点状,紫红色疹子),起罐后皮肤的这些变化可能维持一至数天。
异常反应:
上罐后,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辣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均属异常反应。
闪火法:用镊子夹酒精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操作时要注意蘸酒精不要太多,避免火焰随酒精流溢烫伤皮肤;火焰也不宜在罐内停留时间太长,以免罐具过热而烫伤皮肤
预防晕罐发生:临床表现和晕针类似,如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冷汗淋漓,甚者可出现瞬间意识丧失等。预防分心理预防和生理预防二方面。
选取适当体位:局部平坦、松驰,且能保持固定一定时间。在不影响取穴的前提,一般多选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