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血压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以40岁以上的病人为多见。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及体液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慢性疾病。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为血压经常超过21.33/14.66Kpa(即舒张压超过 14.66Kpa,收缩压超过21.33Kpa)。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偶或体格检查时才发现,表现有头痛、头晕眼花、失眠、烦闷、乏力、记忆力下降。高血压病后期,常可并发心、脑、肾脏疾病。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

肝阳上亢型

[临床表现] 眩晕、头胀痛、耳鸣、易怒、面红、目赤、口唇舌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绿豆粥:绿豆50克,白米50克。先煮绿豆,放入少许碱、矾,至熟,再入米煮成粥,入糖食,可常用。

2.海蜇拌菠菜:菠菜根100克,海蜇皮100克,香油、盐、味精适量。先将海蜇洗净切丝,再用开水烫过,然后将用开水焯过的菠菜根与海蜇加调料同拌,即可食用。每日1次。

3.海蜇荸荠汤:海蜇头60克(漂洗去咸味),荸荠60克,共煮汤服。每日1次。

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酸腿软,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

[食疗药膳]

1.海参粥:海参20克,白米60克,煮粥调味食用。

2.淡菜皮蛋粥:淡菜30克,皮蛋1个,粳米60克,共煲粥调味服食。

3.发菜蚝豉粥:发菜3克,蚝豉60克,瘦猪肉50克,大米60克,煲粥调味服食。

4.淡菜紫菜汤:淡菜50克,紫菜6克,先将淡菜加水煮软煮熟,再加紫菜,稍煮片刻,调味服食。

阳气虚弱型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食疗药膳]

1.杜仲炖猪腰:猪腰2个,杜仲30克,一同炖熟调味食用。

2.桂心粥:白米100克,桂心末7克,先用白米煮粥,粥半熟入桂心末,再文火煲片刻,熟时趁热食用。

3.韭菜煮蛤蜊肉:韭菜100克,蛤蜊肉150克,加水适量煮熟,调味服食。

瘀血阻络型

[临床表现] 眩晕、健忘、失眠、心悸,面或唇色紫黯,舌有紫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食疗药膳]

1.桃仁莲藕汤:桃仁10克,莲藕250克,将莲藕洗净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煮汤,调味饮汤食莲藕。

2.桃仁牛血汤:桃仁10克,新鲜牛血200克(切成块状),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牛血。

3.醋煲青蟹:青蟹250克,醋50克,煮熟,加糖调味服,每日1次。

高血压茶疗法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菊花茶:所用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三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用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

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可治疗高血压。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每天数次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中医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疗效尤为明显。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