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的病因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病因是不清楚的。但是人类始终未放弃对该病的研究,从考古学发现证实几千年前人类就已患泌尿系结石。
公元130-200年古罗马著名医师Galen就提出结石病与遗传、种族、气候、饮食、饮水、饮酒、痛风、风湿以及代谢病有关,并认为痛风石和尿石的性质和来源相同。在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对结石病的记录。中医医书中的“石淋”指的就是尿石病。虽然古代中、外文献对结石病均有大量记载,但对结石的形成却无明显的研究。
直到近代18、19世纪,随着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的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强调结石的基本病因、成分和类型。十九世纪的英、法医学人士对泌尿系结石做了大量研究,明确肯定饮食与尿石的形成有关。到19世纪中提出尿石形成主要依靠一些有机物与其他可沉淀物,认为:因尿路炎症形成的有机物的胶着或粘基质的作用而形成尿石。
进入20世纪,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除前人提到的结石原因外,患结石实际上是全身疾病的一个症状,是全身代谢的紊乱导致。进入现代社会,尽管仍对大多数泌尿系结石病因不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最终将病因分为代谢紊乱和局部因素上取得了共识,有些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已能明确诊断,例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就是引起尿结石的病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