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子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实不然,产前所出现的精神问题、心理问题就对孕妇及胎儿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女性从怀孕起在心理上就应该及时进行调节,做好角色转变,医务人员及孕妇家属都应该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
女性在怀孕后大多都有既高兴又担心的心理,她们既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又对自己的身体是否能胜任孕育持有怀疑态度,心理压力比较大。有些人还会临时翻阅一些医学专业书籍,由于对一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东猜西想,因而产生莫名其妙的压抑和焦虑。
女性从怀孕起,激素水平就会发生改变,特别是在怀孕早期出现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现象,也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使孕妇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甚至出现神经质。孕妇的情绪变化又会引起激素水平变化和血液成份变化,对孕妇自身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有关专家还提出孕妇的心理健康和宝宝智商有一定关系的观点。
因此,孕妇应该及时调整心理,放松心情,凡事豁达,不斤斤计较,不顺心的事不钻牛角尖。平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一些交际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对生男生女也不要过分注意和苛求,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同时,丈夫在妻子怀孕前后都要密切关注妻子的心理变化,尽可能地关心、体贴她,分担她的压力,不要让孕妇受到过多不良刺激。
作为医务工作者,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孕妇对怀孕分娩有科学的认识,减轻恐惧、紧张心理,指导她们孕期该注意什么,避免什么,及时做好产前检查。通过以上一系列努力,孕妇就一定会度过心理难关,圆满完成怀孕分娩的生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