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的变性疾病。髓鞘是覆盖在神经纤维上的脂肪组织,对神经的纤维有保护作用,并能加快神经传导。在多发性硬化,炎症引起髓鞘脱失,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另外,较重的炎症也可以破坏神经纤维。当越来越多的神经纤维和髓鞘破坏后,病人表现为进行性的神经功能功能缺失,如视物模糊不清,说话不流畅,走路不稳定,书写哆嗦,记忆力下降。炎症过程恢复,病情改善。炎症反复发作,病情又反复出现。炎症的恶化和修复,形成多处散在的斑块,即为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常见于20岁至50岁的青中年人,但是,也可首次发病在儿童和老人。生育期的女性多见,也可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有种族差异,欧美的高加索人比我们亚洲人、以及非洲人的多见。
多发性硬化的病因
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清。近几十年来,科学家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免疫和基因遗传方面。认为:保卫机体安全的免疫系统原本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比如病毒感染,而现在却攻击自身组织(结构类似病毒),引起发病。这种自身免疫保护动机却导致疾病发生,又称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并不遗传,但是,却与基因有关系。比如欧洲的吉普赛人、爱斯基摩人和非洲的班图人不发生多发性硬化,北美和南美的原印第安人,亚洲人发生多发性硬化的几率较低。但是,有家族聚集现象。比如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不足百分之一,而在有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家族中,其第一代亲属的发病率可能高达百分之三。在单卵双生之间,多发性硬化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三十,而双卵双生的发生率则为百分之四。研究资料表明,环境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发性硬化有哪些类型
多发性硬化可以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如果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来消失的症状重新出现超过24小时,称之为恶化,即复发。复发一般持续数周,有人总结很少超过4周。
复发缓解型:65%~80%的患者属于这种类型。症状好转恶化交替出现,间隔的时间可以是几周,也可以数年。
原发进展型:10%~20%的患者属于这种类型。疾病一开始持续进展,无复发。
继发进展型:有50%的复发缓解型患者在发病的10年之内可以进展到继发进展型。病情不再缓解,或少有缓解。
其他。如进展复发型和恶性型,发病伊始,病情进展较快,甚至致命。良性型,发病多年,残疾较轻,神经功能基本保留,能坚持独立的生活或工作。
多发性硬化有哪些临床表现
依据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部位、病程等,个体之间,不尽相同。但是,据统计,70%的患者可以共存的症状包括:
视力异常,由视神经炎引起。可以是首发症状,可以是色彩改变,可以是视野改变。视力异常的早期,活动眼球有痛感。
肢体麻木、力弱或协调障碍,可以是早期症状。
肌肉痉挛、易疲劳、疼痛,较为常见。
感觉缺失、震颤、说话不清、头晕等。
50%的患者可以有大脑功能的异常。如: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下降等。
其他的表现还有:
精神心理异常,抑郁,躁狂抑郁,欣快,难以控制的哭笑等。
脊髓受累及的患者出现:
尿便障碍,早期潴留,晚期失禁,急、频等。
怎样诊断多发性硬化
依照患者的主诉,神经科专家详细询问病史,完成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借助核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脑脊液常规、免疫学即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