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息肉最好的治疗方法

胃肠道息肉以大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甚。结直肠息肉统称为大肠息肉,是大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大小可自直径1mm至10cm以上。大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单纯性息肉和息肉病两类,大肠息肉与大肠息肉病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后者是由几种特殊的遗传性疾病所组成,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胃肠道息肉根据病理又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与癌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通常临床医生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统称为腺瘤。

目前,许多专家认为胃肠道息肉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摘除治疗,这对预防癌变有重要意义。治疗前首先确定息肉性质,在组织学明确息肉性质后,再拟定治疗方案。已有癌变者,应进行外科病变肠段切除术,单纯良性息肉可施行经内镜下息肉治疗。

 近年来,由于内镜治疗学技术快速发展,内镜下息肉治疗有许多方法:

① 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

② 高频电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发半球状小息肉;

③ 高频电凝热活检钳法:目前很少应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

④ 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简便易行,又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⑤ 激光气化法、氩气刀和微波透热法;适于无需留组织学标本者;

⑥ 粘膜剥离钳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⑦“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长蒂大息肉,难以悬于肠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肠壁电凝切除法。

⑧ 光动力疗法, 主要用于多发性息肉的治疗。

⑨ 内镜、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将息肉稀疏区以手术切除,这样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维持大肠正常功能。

其他方法如经内镜下向息肉局部注射无水酒精、硬化剂、冷冻治疗等,已逐步被淘汰。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