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而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有些人在体检的时候被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会非常的紧张,认为自己得了乙肝,心情非常低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它与乙肝患者有哪些区别。
医学上,乙肝病毒携带者将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的人群。严格来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属于乙肝病人。虽然这两者都被检测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但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肝功能正常、转氨酶水平都正常,并没有发展为肝炎,暂时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除某些特殊的工作岗位,如幼职、军人、餐饮业、野外作业等之外,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而乙肝患者则表现为肝功能出现异常,转氨酶水平高于正常值两倍多,此时的乙肝病毒转载量相当高,也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时期。
其实,两者都存在一定的传染性,但一般的日常接触并无大碍。二者传播渠道相同,多见于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等。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的大小,和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活跃程度有很大关系,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查乙肝病毒来判断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是具有传染性。此外,需进行定期的监测并做好日常保健,否则若出现肝功能异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则可能发展为真正的乙肝患者。
所以,我们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通常情况下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因此需给予他们正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