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败血症是由于真菌、细菌通过机体皮肤、黏膜上的创口或中耳炎、扁桃体炎等化脓性病灶侵入机体血液循环中,并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毒素,使机体产生大量炎症介质,进而出现高热、寒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血、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全身中毒症状的严重临床综合征。造成败血症往往是因为局部感染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病原体侵入机体血液导致的。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原发感染部位主要包括肺部、胆道、肠道、血液(深静脉置管)及泌尿生殖等处。当然还包括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

败血症症状

败血症是指细菌或者病原体从的局部组织中进入血液,并在血液中繁殖、生长、分泌毒素,引起全身性的炎症性反应。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头痛、头晕以及远处部位的感染灶;也可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不清的症状。建议在用抗生素之前,做个血液的细菌培养,来明确何种细菌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急性败血症能治好吗

急性败血症是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它是指条件致病菌或致病菌急性入侵血循环中,并且在血液中繁殖、生长和产生毒素所致。这个病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这时候的治疗效果是特别好的,可以治愈;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很容易导致多个脏器功能损害,这时候的预后就特别差。通常治疗措施有:1、对症支持治疗;2、抗生素抗菌治疗;3、增强免疫力和局部治疗。三者结合治疗可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