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通常在10~40岁之间发病,头痛持续4~72小时,呈搏动性,剧烈程度中至重度,单侧性,用力活动后头痛加重,伴发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或畏嗅,女性多于男性。在50岁以后,头痛常部分或完全缓解。50%以上的病人有偏头痛家族史。
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偏头痛病因不明,其病理生理学也未完全阐明。脑部与头皮的动脉血流都有改变,但究竟血管扩张与血管收缩是偏头痛的因或果还不清楚。皮层扩展性抑制(主要变化发生在大脑皮层内,先有过极化的波峰,后继去极化)可诱发神经原性炎症,伴血管扩张,白细胞激活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神经原性炎症导致血管周围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的刺激。接着发生一系列的事件,引起血流的改变与剧烈的头痛。颅内血管畸形是偏头痛样头痛少见的病因之一。
偏头痛的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但已知有若干激发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激发因素是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与男性偏头痛病例的比例是3:1。
雌激素作为一个激发因子的证据包括以下一些事实:在青春期,女性患病率明显高过男性;在绝经期阶段偏头痛的控制特别困难;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往往能使偏头痛加剧。其他一些激发因素包括失眠,气压改变以及饥饿。饮食与偏头痛之间的相关性通常被过度渲染。尚未有证实这种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
症状,体征和诊断
在头痛出现之前可以有一个短的前驱期,表现为抑郁,易激惹,烦躁不安或食欲不振。也可以是先兆征象(发生率为10%~20%)。先兆通常发生在头痛出现之前1小时以内,但往往可以与头痛同时存在。
先兆是一种短暂的,可逆的,涉及视觉,躯体感觉,运动或言语功能的神经障碍。大多数病人诉述的都是视觉先兆,包括闪光,闪烁性暗点和城堡样光谱。
在各别病人中,偏头痛的症状通常有其固定的型式,除了单侧性头痛可能并不总是固定在同一侧。病人可能每天都有头痛发作,也可能每隔数月才发痛一次。诊断的依据是头痛症状的型式,以及没有颅内病理变化存在的证据。
病人如果有偏头痛或视觉先兆征象的家族病史,则偏头痛的可能性更为提高。各种诊断性试验只能起到排除其他病因的作用,对偏头痛没有特殊的诊断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