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临床上以有节律性疼痛为其特点,青壮年发病者居多,男女比为2~4:1。中医属“胃脘痛”、“胃痛”、“心痛”等范畴。临床上一般分为以下四型辨证施治。
溃疡病多属虚证:久病体弱,痛喜温按,得食可缓,食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厚腻或滑白,脉弱。在类证中分寒证、热证、气阴两虚、气陷等。
虚寒证:先天秉赋不足,饮食生冷,劳倦伤阳,导致胃气不和而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稍减,食少纳呆,大便溏涩,嗳腐吐酸,手足不温,舌体胖大,苔白脉沉弱。治疗原则:温中散寒、甘温补虚。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温中散寒止痛加木香、炮姜等。泛吐清酸者,用六君子汤,寒甚者,用吴茱萸汤、理中汤加减。
虚热证:平素体弱,久病伤阴,或嗜食辛辣肥甘、饮酒成癖,耗伤胃阴,胃脘灼热胀痛,入暮尤甚,嘈杂脘闷,食少舌酸,若进辛辣,疼痛更重,灼热胀闷,手足心热,口干而不欲饮,大便燥或软,舌质四边鲜红,苔腻或滑,脉沉而关部弦,小数而无力。治疗原则:益胃调中、滋阴生津。方选芍药甘草汤加葛根、陈皮。胃灼热者少佐芩连;脘胀者加枳壳、白蔻;入暮加剧者加丹参、当归。
气阴两虚证:久病未愈,病情迁延日久,阳虚于前,阴失于后。症见外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而内胃脘热胀灼痛,虽喜温而恶寒,脘腹胀痛拒按,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口渴咽干,目赤溲黄,舌体略胖,质红苔黄,脉沉左关虚弦。治疗原则:益气养阴、调中和胃。方用益气养阴汤加减,药用:黄芪、陈皮、知母、甘草、白芍、香附、石斛、寸冬。
气陷证:多因情志所伤,劳累过度,且忽视体力锻炼,思劳成疾。胃脘疼痛不剧,但有重坠木胀之感,饥则嘈杂不舒,食则痛满不安,形体瘦弱,气短气衰,少气懒言,疲倦喜卧,舌体偏瘦,质淡苔白,脉软无力。治疗原则:增补元气、升阳益胃。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加枳壳、柯子、木香以导气敛胃。
中医治疗
1.肝气犯胃型:患者胃脘痛,牵及二胁,嗳气吐酸,急躁易怒,纳少,舌苔薄,脉细弦。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
处方:柴胡、枳壳、香附各12克,半夏10克,白芍15克,陈皮4克、黄连、吴茱萸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脾胃虚寒型:临床症见患者脘腹隐隐作痛,痛时喜温喜按,遇寒痛剧,乏力肢软,面色萎黄,大便溏,舌质淡,脉细弦。
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处方:黄芪12克,桂枝、桃仁、红花、炙甘草各6克,白芍、半夏各10克,陈皮 5克,红枣5枚,茯苓15克,干姜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3.胃阴不足型:患者胃痛隐隐,伴灼热感,口干舌糜,手足心热,不思食,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法:养阴清热。
处方:生地、石斛各15克,黄芩、泽泻、麦冬、太子参、川楝子、泽兰叶各10 克,五味子、川黄连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4.湿热中阻型:症见患者胃脘疼痛,有灼热感,食则加剧,口子口苦,喜冷饮,嘈杂吞酸,大便多溏,小便黄,舌苔腻,脉细弦。
治法:清利湿热,和胃宽中。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半夏、海金砂、元胡、川楝子、九香虫各10克,陈皮、川黄连各3克,茯苓12克,川厚朴9 克,滑石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