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气温越来越低,人体的免疫力也随着降低,尤其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因此,秋冬保健成为当务之急。寒冷的日子里,怎样的饮食才合理、营养、健康,如何预防常见疾病?
进入秋冬季高发的疾病很多,比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接种疫苗和用药物预防的同时,要注意饮食起居。
首先,衣着要注意保暖。但如果气温不骤降,不要轻易"全副武装"。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令宜适当早睡晚起,养阴藏神,使翌日劳作精力充沛。 "晚起"是说冬夜较漫长,不必天没亮就匆匆起床,但并非倡导早晨睡懒觉,清晨多是天高气爽,空气清新,是一日当中最为舒适的时候,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民以食为天",饮食调理对身体的保健功效同样不可忽视。遵循季节变换的规律,科学进食,由内而外地调养,这就是"食疗"的功效。皮肤与口角干燥、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现象,这些现象常被称为"秋燥"现象。当出现此种状况时,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药粥。
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服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时刻多补充水分及水溶性维生素B和C,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不要过量吃瓜果,因为容易坏肚又损伤脾胃;少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的温燥热食物,以防温病热症。
进入冬季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可适当多吃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等。冬季宜食粥:麦片粥-养心除烦;萝卜粥-消食化痰;山药粥-补肺益胃;核桃粥-养阴固精;玉米粥调中开胃;红薯粥-滋补肝肾。冬季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心主苦,咸味吃多会减弱心中阳气,所以应多食苦味食物助阳气。
冬天手脚冰冷的女性不要吸烟,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可乐等,多吃温热的活血食物,多穿保暖衣服做暖身运动。
冬季容易皮肤干燥的人,洗澡次数不宜太频,不要用香皂洗澡,水温不要太高,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浴液,洗后应涂抹凡士林之类的保湿润肤膏。
冬令养生歌:冬令进补忌过量,补充水分要经常。起居作息顺自然,老幼早卧晚起床。冬练日出最佳时,雾中练身不提倡。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但鸡肉进补时注意:公鸡肉温补作用较强,适合阳虚气弱患者;母鸡肉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