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养生可别大意

夏季刚过,秋老虎也还没有消退,经过炎夏的消耗,人体的消化功能趋于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随着气候的逐渐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但却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频频会使胃肠道亮起红灯,稍加不慎,一触即发。

那么,入秋后该怎样加强自身的体质呢?

1、 防止着凉。在忽冷忽热的天气下要适当调节好衣服,不宜太冷也不宜太热。

2、 体育锻炼。锻炼身体,不仅可以改善虚弱的身体,还可以改善胃肠功能,

中医《黄帝内经》说:脾主四肢,说的是脾胃的好坏是四肢肌肉及功能的良好保障,四肢的锻炼运动还可以帮助脾胃功能的恢复及强壮脾胃,加强脾胃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

3、 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消化系统不好的人更应该注意。

消化不好,有脚气,有妇科、男科疾病以及发烧的病人切勿过甜、过辣的食品。

4、 护理好皮肤。天气一冷一热,汗毛孔也是一开一合,这时候出汗较多的人要及时清除汗渍,避免皮肤发生疖肿。

5、 防秋燥:

(1) 防皮肤的干燥。对于气虚亏虚的人来说,血虚生风,风盛则痒,以补益气血为主,如中成药:八珍颗粒、人参归脾丸等。如果湿气比较盛的人,如伴有脚气,口粘腻等,就要以化湿为主,如中成药:四妙丸、参苓白术散(丸)等,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有针对性的用药。

(2) 防大便干燥。平常就要练习提肛门(使肛门一提一松)的动作,另外就是揉腹,双手叠放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腹部旋转,最少按摩36圈,这些均有助于大便的排出。

(3) 防身体的干燥。秋燥往往使人:口渴、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燥等,及时补充水份是很重要的,尤其一些到处跑的业务员。也可以用点麦冬10g泡水,如果有慢性咽炎并且咽部干燥者可以再加玄参10g、甘草6g、桔梗10g泡水,或者水煎当茶服用。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