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肥胖的那些事

何为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

肥胖的成因

肥胖=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多属于前者,所占比例高达99%。继发性肥胖仅占1%。所谓“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肥胖,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关。所谓“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根据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将继发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导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等,分别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疾病而致。其中,成人以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为多见,儿童中以颅咽管瘤所致的下丘脑性肥胖为最多。

单纯性肥胖是指并非由于其他疾病或医疗的原因,仅仅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它是不同于继发性肥胖的一种特殊疾病。当然,许多学者认为单纯性肥胖者实际上还是有某种疾病或者是功能紊乱的,只不过现在还缺乏诊断的手段或者诊断的依据而已。在所有肥胖者中,99%以上是单纯性肥胖。这种肥胖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比较肯定的是,任何因素,只要能够使能量摄入多于能量消耗,都有可能引起单纯性肥胖。这些因素包括进食过多、体力活动过少、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等。引起单纯性肥胖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这种体积增大是细胞内脂肪堆积的结果。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肥胖者,我们首先要想到继发性肥胖,要考虑在其肥胖的后面,有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而不能一上来就说是单纯性肥胖。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您把一个单纯性肥胖考虑为继发性肥胖,只是提高了对引起肥胖的疾病的警惕性而已,对患者没有什么害处:而如果您把一个继发性肥胖误认为单纯性肥胖,就可能放松警惕,贻误病情。结果不但肥胖的问题解决不了,还可能由原来的疾病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只有排除了继发性肥胖之后,我们才能作出单纯性肥胖的诊断。

 肥胖的重要评价指标

1.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WHO定义BMI大于或等于25时为超重;BMI大于或等于28时为肥胖。

2.腰围: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最好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用软尺测量。腰围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标准腰围计算方法为:男性身高(cm)÷2-11(cm);女性身高(cm)÷2-14(cm),得数±5%为正常范围。该公式能较正确地计算出中国成人正常腰围值,既准确又方便,实用性优于体重指数,监测腰围对早期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3.腰臀比: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用于测量腹部脂肪。腰臀比大于0.9的男性和腰臀比大于0.8的女性被认为事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

4.内脏脂肪面积: 用CT或磁共振扫描第3和第4腰椎水平可计算内脏脂肪面积。此外还可用皮脂厚度测量仪及生物电阻抗测量预测体内的脂肪含量。日本把腹腔内脂肪面积超过100平方厘米诊断为内脏性肥胖。我国还没有相应的诊断标准,但研究发现国人腹腔内脏脂肪面积达到80平方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发生日本人内脏脂肪面积在100平方厘米时的代谢异常。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