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分为老年期痴呆、老年性痴呆,两者不完全等同,具体区别如下: 1、老年期痴呆:多在老年期年龄段发生,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呆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等。其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抑郁、帕金森、慢性酒精中毒均可导致痴呆; 2、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20%甚至更高,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属于不可逆、不可恢复的智力衰退。最突出症状为记忆的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
老年痴呆多指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属于不可逆性智能衰退,常用临床检查方法如下: 1、头颅核磁共振:排除脑器质性病变,如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脑部炎症所致的认知衰退、记忆衰退; 2、神经心理学测试:常用量表为摩卡测试、MMSE量表检测、画钟试验、短期回忆测试、数字广度测试,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记忆功能评估,判断目前记忆状况、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今后发病趋势或发病可能进行判断; 3、脑积液检查:留取脑积液进行分子片段或基因筛查,判断老年痴呆发病的可能性,明确是否需要干预。
老年性痴呆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越大,预防该病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行自我或群体认知功能训练; 2、合适的药物干预,如中医药干预,可一定程度延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3、抑郁者患病风险较高,应注意改善自身行为处事原则,多参与家庭社会活动,可延缓发病或纠正抑郁不良因素带来的患病风险; 4、长期酗酒对神经系统特别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大,积极纠正酗酒不良行为,可减少或延缓痴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