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肝对妊娠女性的影响和危害

戊型肝炎病毒是人类发现的第5种嗜肝病毒,在甲型肝炎病毒一样,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但临床症状比甲型肝炎严重,黄疸较深,淤胆型肝炎多见,病程较长,病死率更高,大约1%~4%。

近年来随着甲、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1-1995年,我国对部分省市的调查显示,人群中戊型肝炎的感染率为9.6%;而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戊型肝炎的感染率已经上升至20%~40%。

戊型肝炎感染的人群年龄较大,青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达3%~30%;我国戊型肝炎患者的年龄多在35~82岁,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孕妇、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是戊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戊型肝炎病毒容易感染孕产妇。大约50%~60%的妊娠急性肝炎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印度戊型肝炎流行期间,患急性肝炎的孕妇中约有80%为戊型肝炎感染。由于妊娠晚期肝脏负担增大,孕晚期戊型肝炎往往更容易加重,导致重症肝炎,病死率高达10%~25%。

妊娠早、中、晚期戊型肝炎病死率分别达到1.5%、8.5%和21%。妊娠戊型肝炎重症病例高达25%~30%。产妇往往在分娩或流产后病情立即恶化,或分娩前一天急剧恶化,迅速发生肝性脑病,产前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较高(23%和14%)。因此,孕期一旦发现戊型肝炎应积极治疗,以免疾病加重。

怀孕期间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也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胎儿感染戊型肝炎的主要表现为流产、死产或新生儿死亡。在印度戊型肝炎流行期间,一家医院的研究显示,妊娠期间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流产、死产和新生儿死亡高达56%。

在印度的两项独立的研究中,感染戊型肝炎的母亲活产的新生儿在出生1周内死亡率分别为15%和50%。苏丹2010-2011年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中,39例感染了戊型肝炎的妊娠妇女中14例胎儿在宫内死亡,9例早产。全球每年至少有3000例死产与戊型肝炎相关。

戊型肝炎是可以预防的。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是戊型肝炎基本的预防措施。我国已经研制出戊型肝炎疫苗,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在戊型肝炎流行的地区或流行期间,育龄妇女也可以通过接种戊型肝炎疫苗预防妊娠期戊型肝炎。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