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由肝肾亏虚引起,通常中药治疗采取补益肝肾药物,制成丸剂、胶囊之类,较适合长期服用。但中药治疗仅为辅助治疗,建议按照骨质疏松指南,使用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鲑鱼降钙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骨质疏松通过抗骨质疏松治疗,使骨质流失减慢,部分患者可见骨密度提升,但骨质疏松为衰老正常现象,若患者骨折风险可控,即达到治疗目的。

骨质疏松时吃什么好

骨质疏松患者需摄入含钙量较高食物,如牛奶、肉类。长期食用素食易出现骨质疏松;应避免大量饮酒,避免饮用浓茶及咖啡。若诊断为骨质疏松,需进行药物治疗。一般可口服钙剂、维生素D等,另外服用抑制破骨细胞药物,多数患者误认为服用钙片即可治疗骨质疏松,实际远远不够,若破骨细胞未及时抑制,骨质仍会流失,无法进行补充。推荐服用鲑鱼降钙素、双膦酸盐类等药物抑制破骨细胞。

治疗骨质疏松的最大误区是什么

治疗骨质疏松的最大误区即为盲目补钙,很多人认为补充钙剂可治疗骨质疏松,实则不然。因钙质的吸收是一个代谢平衡,补充并不代表可以吸收。钙的吸收有赖于维生素D中活性维生素D3,所以治疗骨质疏松,钙剂应与维生素D同时服用,胶原蛋白作为骨的重要组成成分,也需得到补充,还需通过适量运动,才到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