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包括:1、固有因素:包括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等,通过人为干预无法改变;2、非固有因素:包括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体力活动缺乏、吸烟、大量饮酒和咖啡、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通过人为的干预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骨质疏松属于重点防治慢性病之一,危害性较大,多表现为乏力、骨痛、运动受限,骨折风险增加等。在相同外力作用下,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严重骨折,尤其老年患者易滑倒、跌倒,骨折风险更高,常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手腕骨折,导致卧床概率高,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

长期卧床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长期卧床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如下:1、适度进行床上运动,患者可主动运动或在家人的帮助下被动运动,可进行适度日晒;2、适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3、定期检测骨密度,若患者已经已出现了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需进行药物治疗;4、长期卧床的病人需在饮食方面增加对有益骨质食物的摄入;5、患者需保证低盐、低糖饮食,同时避免咖啡、烟酒、碳酸饮料的摄入。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