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量丢失所致的一类疾病。其发病原因与老龄、代谢功能改变、消化功能下降、活动减少等有关。其治疗方法包括:1、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快走;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2、药物治疗:如病情较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

老人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

老人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为脆性骨折,受到轻微外伤或日常生活即可发生骨折,常见于椎体、髋部、骨盆、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尤其椎体骨折最常见,髋部骨折最严重,常导致长期卧床出现各种并发症,50%的患者可以导致残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骨质疏松患者以早期预防为主,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多晒太阳、规律运动,多进食含钙较高的食物,避免高钠饮食、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戒烟、戒酒。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方法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均衡膳食,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适量运动,如行走、瑜伽、广场舞等运动,需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此外,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钙饮料,避免使用对骨量有影响的药物;

2、加强药物服用:随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出现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服用药物后骨量上升,停药后骨量流失,所以需增强服药的依从性,不可擅自停药。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