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骨质疏松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有部分患者可在症状较为严重时感到骨痛,夜间疼痛较重。骨质疏松的不良后果之一是骨折,一旦发生骨折,患者需手术治疗,并卧床休息,对正常工作、生活均有一定影响。尤其部分老年患者,患病前身体素质较好,但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后,可在1-2年内离世。因此,建议患者发现骨质疏松症状后,积极治疗,以免病情迁延。
骨质疏松的相关检查包括以下几方面:1、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抽血观察血液中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活跃度;2、骨密度检查: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3、影像检查:通过X光片、CT检查,可见骨小梁减少,如影像可见骨质疏松表现,则表明症状较为严重。一般情况下,早期的骨质疏松,经血液检查、骨密度测定即可明确诊断。
骨质疏松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受到损害,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老年骨质疏松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一种类型,是指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最典型的表现为疼痛,患者可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周身疼痛,负重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此外,患者还容易发生骨折,以脆性骨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