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是较新兴的治疗方式,是一种微创治疗,是在影像学(如CT等)监控下,进行的微创超选择。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是通过股动脉入口,将导管沿着血管,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栓塞或其他治疗(如灌注等)。以往介入治疗所使用的导管较粗,现在一般应用微导管,可到达非常小的分支,能精确让导管到达治疗部位,让栓塞更精确,还可减少复发及并发症。
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虽然为微创,但因为需要术前检查诊断及术后恢复,所以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检查,以及部分疾病的排查。如果患者有恶性肿瘤可能,不建议采取介入治疗。动脉穿刺后,需要沙袋压迫6个小时,适当休息后,才可下床活动。如果应用血管缝合器,在床上平卧2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整个手术较微创,术后恢复快,但也需要住院进行一定的观察,避免并发症发生。
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副作用包括:1、穿刺出血:介入栓塞术治疗需要在动脉扎针,可出现局部血肿及淤血,如果患者凝血功能不好,需要压迫止血;2、疼痛:堵塞血管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钝痛感,可适当应用止疼药物;3、复发:如果手术方案制定不理想,可出现复发;4、异位栓塞:如果栓塞微球被血流带到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异位栓塞,可引起相应器官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