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面部口角歪斜、言语功能、肢体偏瘫判断是否存在脑梗死,通过CT鉴别出血性、缺血性脑梗死,进一步检查需要核磁共振即MRI,通过各序列,如T1、T2、FLAIR判断脑梗死时期,超早期可进行磁共振弥散序列成像,6小时内的超早期脑梗死通过溶栓药疏通血管,或溶栓不开时在DSA下微创取栓,堵塞血管再通,抢救大脑细胞,磁共振对诊断病情有帮助。
脑血管急性缺血导致的脑部神经系统损伤,遗留的后遗症称为脑梗后遗症,通过前期神经内科、康复科治疗,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吞咽功能会有一定的恢复。通过训练纠正异常步态,达到正常步态,肌肉力量逐渐加强,到后遗症期分离动作、精细动作已经出现,治疗重点为继续巩固前期的治疗效果,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尽量改善分离运动、精细动作,达到日常生活功能的改善。除了常规的康复治疗,还需进行常规生活能力培训、特殊职业能力培训。
脑梗塞后遗症包括肢体偏瘫、行走不利、吞咽障碍、说话不利、长期卧床、进食困难,护理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清淡饮食,低盐低脂,控制盐摄入,忌食油炸食物,吞咽功能障碍者,建议长期鼻饲饮食,避免经口进食引起误吸,造成肺部感染; 2、肢体功能障碍者,建议长期针灸理疗、按摩,防止肢体僵硬,降低日常生活能力; 3、长期卧床者应注意饮食,加强蛋白摄入保证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注意勤翻身、叩背,防止出现吸入性肺炎及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