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远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经有了记载,在《伤寒杂病论》有详细的治疗方法,但是古人类中风与真中风不分,到宋代以后才分清楚。现代医学对此分析较为细致,大致可以分为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中风、其它疾病如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中风)。
秋天以后,秋高气爽,温度下降、风力增大、刮风的次数也增多了。入秋以后,北半球逐渐受西北方来的冷空气主导,气温逐渐下降,冷高压也经常光顾。健康的人是能够适应这种气温与气压的变化,血管舒缩调节自如。
人在天地之间,本应随四时阴阳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当人体器官生病、老化以后,就不能行之适应气候的变化,表现为血压升高,起伏不定,脆弱的血管就在此时破裂。此外,入秋以后,气温下降,血流更慢,容易在已经有斑块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则出现脑梗。还有,秋天以后冷风嗖嗖,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或半睡半醒中吹到头面部,可以引起面神经炎,也会有眼鼻歪斜。
向读者朋友提出几点预防秋冬中风的建议,希望大家多多宣传,为降低中风发病率做贡献,老年人、不识字的人要念给他们听,中年人转给他们看,减少一个中风病人,就胜造七级浮屠:
一是要适度保暖,不过于受寒,秋冻并不可取,不过多穿衣即可;
二是勤饮水,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不要待口渴再喝,而是不渴就喝水,勤喝,少量多次喝水;
三是适时增药:老年人,有高血压,有动脉硬化,夏天没吃阿司匹林的,这个时候如果血压不太高,就要吃上了,喜欢用中药的也可以用含有三七、丹参、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的中药、中成药;
四是进入秋天以后,天气渐凉,胃口也好转,不可过食油腻、高梁厚味,肉食既不可少,亦不能多,增加疏菜的量;
五是四肢要勤,不要久坐不动,经常活动四肢,散步就是最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