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风后抑郁

卒中,医学上指突然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就是老百姓说的“脑中风”。轻则口眼歪斜,重则偏瘫失语,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有些患者中风以后虽然度过了危险期,病情逐渐平稳,但因为脑部结构的破坏和肢体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在中风后会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不仅影响了脑血管病的治疗,也影响了患者与家人、朋友的人际关系,个别患者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如何识别中风后的抑郁?为什么女性中风后抑郁的比例更高?中风后抑郁的治疗、康复等有哪些注意事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主任王春雪教授。

“如果家里有中风的亲人,一定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的情绪变化,警惕抑郁症的风险!如果中风病人的抑郁状态得不到及时干预,则有可能导致二次中风的发生,甚至发生自杀的悲剧。”

中风后抑郁的患病率较高

据中国56家医院参与进行的一项研究提示:每10个中风患者,1年内有4.2人发生抑郁症。患者在脑血管病后2周、3个月、1年等不同的时间段都有可能发生抑郁症,同时抑郁情绪会显著增加脑血管病复发和残疾风险。

尽管中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通过药物控制得很好,但是长期的悲观低落的抑郁情绪得不到妥善处理的话,和那些中风后没有抑郁情绪的患者相比,中风复发风险增加将近50%。

建议家属在患者中风后的恢复阶段,即使情况平稳或好转,也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就像我们每年要做体检,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一样;情绪和心理是否健康,也需要定期进行专业的评估检查,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要重视女性中风患者

世界各国的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甚至更多。同样,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风险亦显著高于男性。和男性相比,究其原因,既有历史文化及社会学因素,也有生物学因素。女性的内分泌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生理特点,是情绪不稳定的易感人群。另外,女性一生中要经历相当多的和男性不同的生理阶段。这种身体、心理、社会角色的波动对情绪以及对压力应激的反应产生显著影响。

当今社会的职业女性,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需要承受更多压力与应激,这导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而长期的心理和压力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毫无疑问对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会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因此,家属应多理解,多关注女性脑血管病后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轻型中风亦不容忽视

从数据来讲,残疾越重,抑郁的风险和程度越重。这其中既有生物学的病理因素,也有患者个体心理素质,教育和文化背景,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学因素的影响。

中国卒中研究显示,即使是残疾和损害比较轻型的脑中风,依然会有26%的患者会在1年内出现抑郁的情绪。这些患者随访到5年,发现有60%左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的损害。所以对这些“看起来不严重”的中风也不能大意。家属和患者本人也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认知,定期去专业机构进行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测查,而且这种定期的检查应该是个长期的过程。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